搜索
首页 《旋师喜捷》 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

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

意思:欺骗敌人脑浆流了一地,征夫血染衣。

出自作者[唐]李隆基的《旋师喜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充满了壮志豪情,描绘了一场边境战争的壮烈场面,展现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和他的部队勇猛抗敌,最终取得胜利的场景。 首联“边服胡尘起,长安汉将飞”中,诗人以壮阔的气势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边境战争的爆发和长安汉将的英勇出征。用“胡尘起”形象地表现了敌人的进攻,而“汉将飞”则生动地展现了将军率领军队迅速出征的场景。 颔联“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中,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以“龙蛇”形容阵法的变幻莫测,以“貔虎”象征军队的勇猛。这一联形象地展现了军队的阵法和军威,表现了将军和士兵们的英勇和斗志。 颈联“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中,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斗的惨烈场面,表现了将军和士兵们不惜流血牺牲,奋勇抗敌的精神。 尾联“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中,诗人以乐观的语气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一联与首联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叙事结构,展现了将军和士兵们从出征到胜利凯旋的全过程。 整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生动具象,语言豪迈有力,充满了壮志豪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场战争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英勇无畏的将军士兵们的崇敬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服胡尘起,长安汉将飞。
龙蛇开阵法,貔虎振军威。
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
作者介绍 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关键词解释

  • 涂地

    读音:tú dì

    繁体字:塗地

    意思:(涂地,涂地)

     1.谓涂抹、漫布于地。
      ▶汉·刘向《说苑•善说》:“设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
      ▶《晋书

  • 征夫

    读音:zhēng fū

    繁体字:徵夫

    英语:traveller

    意思:
     1.远行的人。
      ▶《诗•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毛传:“征夫,行人也。”

  • 地征

    读音:dì zhēng

    繁体字:地徵

    意思:土地税。
      ▶《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天下之地征。”
      ▶郑玄注:“征,税也。”
      ▶唐·颜萱《过张社处士丹阳故居》诗:“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

  • 染衣

    读音:rǎn yī

    繁体字:染衣

    意思: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
      ▶明·宋濂《妙果禅师塔铭》:“师常励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