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井桐》 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

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

意思:屋檐倾斜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井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
肠断西楼惊稳梦,半留残月照啼乌。》,作者通过描绘檐瓦倾斜、梧桐倾倒、井声高转、辘轳惊扰等生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 首句“檐欹碧瓦拂倾梧”,通过“檐欹”和“碧瓦”两个意象,描绘出一种倾斜的、破败的景象,暗示着一种衰败的氛围。而“梧”字则暗示着一种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第二句“玉井声高转辘轳。”,通过“玉井”和“声高”两个意象,描绘出一种声音高亢、清脆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而“转辘轳”则暗示着有人在井边操作,进一步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性。 第三句“肠断西楼惊稳梦”,这句诗通过“肠断”和“惊稳梦”两个意象,表达出一种悲痛欲绝的情感和一种被惊扰的无奈。这里的“西楼”暗示着作者居住的地方,而“稳梦”则暗示着作者正在享受一种宁静和安逸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却被突然的惊扰所打断,给人一种无奈和悲痛的感觉。 最后一句“半留残月照啼乌。”,通过“残月”和“啼乌”两个意象,表达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情感。这里的“残月”暗示着夜已深,而“啼乌”则暗示着孤独和寂寞。整句诗给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前一句诗所表达的悲痛和无奈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悲痛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
肠断西楼惊稳梦,半留残月照啼乌。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玉井

    读音:yù jǐng

    繁体字:玉井

    意思:
     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
      ▶《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李贤注:“参

  • 碧瓦

    读音:bì wǎ

    繁体字:碧瓦

    英语:green

    意思:青绿色的琉璃瓦。
      ▶唐·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宋·梅尧臣《寄题滁州丰乐亭》诗:“

  • 辘轳

    读音:lù lu

    繁体字:轆轤

    英语:windlass

    意思:(辘轳,辘轳)

     1.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