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太慰吕惠穆公挽词》 见说韦平有家学,莫将文字葬坟中。

见说韦平有家学,莫将文字葬坟中。

意思:见说韦平有家学,不要将文字埋葬在坟墓里。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赠太慰吕惠穆公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秦川归骑照山红,不觉悲箫起暮风》是一首对历史和现实深度思考的诗作,它以秦川(即关中平原)为背景,通过描绘秦川的壮丽景象和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勇精神的赞美。 首联“秦川归骑照山红,不觉悲箫起暮风”,通过描绘归来的骑手在夕阳下照亮山头的红色,以及悲凉的箫声在暮风中响起,营造出一种悲壮而深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天上紫枢深北斗,人间金印独三公”,通过描绘天上的北斗星和地上的三公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崇高和重要,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汉庭樽俎奇谋在,陇首旌旂杀气空”,通过描述历史上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英勇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汉庭的宴会和陇头的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精神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的表现形式的思考。 尾联“见说韦平有家学,莫将文字葬坟中”,诗人通过对韦平和平卢的家族学说的提及,表达了对家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将文字埋没在坟墓中,而应该将其传承下去,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秦川、历史人物、英勇精神、家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等方面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勇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珍视家族文化和历史传承,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秦川归骑照山红,不觉悲箫起暮风。
天上紫枢深北斗,人间金印独三公。
汉庭樽俎奇谋在,陇首旌旂杀气空。
见说韦平有家学,莫将文字葬坟中。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文字

    读音:wén zì

    繁体字:文字

    短语:仿 言 亲笔 契

    英语:character

    意思:
     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古代多指单字。
      ▶汉·谨慎《<说文

  • 见说

    读音:jiàn shuō

    繁体字:見說

    意思:(见说,见说)

     1.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 韦平

    读音:wéi píng

    繁体字:韋平

    意思:(韦平,韦平)
    西汉·韦贤、韦玄成与平当、平晏父子的并称。
      ▶韦·平父子相继为相,世所推重。
      ▶《汉书•平当传》:“汉兴,唯韦·平父子至宰相。”
      

  • 有家

    读音:yǒu jiā

    繁体字:有家

    英语:Arie

    意思:
     1.指家。有,词头。
      ▶《易•家人》:“闲有家,志未变也。”
      ▶孔颖达疏:“所以在初防闲其家者,家人志未变黩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