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

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

意思:中午墨客佩带,无奈就是栏杆。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后悲》,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深情。 首先,诗的前两句“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后悲。”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之情,通过刻石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思念,这种表达方式显得格外深情而真挚。 接着,“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一句,作者用春茧薄来比喻相思之情的深重,表达了相思之情的强烈和持久。 “镂出容刀饰,亲逢巧笑难”两句,作者通过描绘雕刻和微笑来表达相思之情,雕刻和微笑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两句,作者借用日中佩环的意象来表达相思之情,同时用阑干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最后,“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和“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两句,作者通过描绘江上的秋声和逆风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各种意象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深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后悲。
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
镂出容刀饰,亲逢巧笑难。
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
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日中

    读音:rì zhōng

    繁体字:日中

    英语:Japan-China

    意思:
     1.正午。
      ▶《左传•昭公元年》:“叔孙归,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
      ▶杨伯峻注:“

  • 争奈

    读音:zhēng nài

    繁体字:爭奈

    英语:nevertheless; unfortunately

    意思:(争奈,争奈)
    怎奈;无奈。
      ▶唐·顾况《从军行》之一:“风寒欲砭肌,争奈裘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骚客

    读音:sāo kè

    繁体字:騷客

    短语:诗人

    英语:poet

    意思:(骚客,骚客)

     1.诗人,文人。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昔文章既作,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