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应自掷,一饭若为凭。
意思:百年应自掷,一顿饭或是凭。
出自作者[宋]释智愚的《动静双照》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举息冥方所,徒称宋地僧》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宋地修行,享受孤独和冥想的场景。
首联“举息冥方所,徒称宋地僧”,描述了僧人正在宋地修行,他静静地呼吸,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只留下淡淡的僧人气息。他称自己是宋地的僧人,表达了他对修行地点的认同和归属感。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和淡泊,让人感受到僧人的内心世界。
“百年应自掷,一饭若为凭”表达了僧人对生命的态度,他认为百年人生应该像抛掷物品一样轻松自如,而一顿饭的满足感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态度表现出他对生命的豁达和淡然,也体现出他对生活的超脱和超越。
“风暖斩山鹊,烟消露石棱”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风暖而和煦,山鹊在山间飞舞,烟雾消散,露出了石头的棱角。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僧人所在的地点环境优美、宁静。
“分甘云水共,终日任腾腾”表达了僧人与云水一样自在、悠闲的生活态度,他与云水共分甘美之食,整天悠闲自在地生活着。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僧人在宋地修行的场景,展现了其宁静、淡泊、豁达、超然物外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