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姚合》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意思: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天午后早秋季时原。

出自作者[唐]贾岛的《酬姚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和自然的怀念之情。 首句“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田野景象。黍穗和豆苗在古道上蔓延生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晴朗的原野上,午后的秋天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出秋天的特点和美感。 第二句“故人相忆僧来说”,诗人通过一个细节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一位故人正在思念他,于是请僧人前来传达思念之情。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第三句“杨柳无风蝉满枝”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杨柳在无风的日子里静静地生长,蝉鸣声在树枝间回荡。这一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但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细节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这首诗也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出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

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关键词解释

  • 早秋

    读音:zǎo qiū

    繁体字:早秋

    意思:初秋。
      ▶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唐·雍陶《咏双白鹭》:“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

  • 豆苗

    读音:dòu miáo

    繁体字:豆苗

    英语:seedling of beans

    意思:
     1.豆的幼苗。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唐·

  • 古道

    读音:gǔ dào

    繁体字:古道

    英语:trackway

    意思:
     1.古代之道。泛指古代的制度、学术、思想、风尚等。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

  • 黍穗

    读音:shǔ suì

    繁体字:黍穗

    意思:亦作“黍穟”。
     黍的穗子。
      ▶唐·贾岛《酬姚合》诗:“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金·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诗:“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