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出狱次前韵二首》 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意思:堪笑睢阳老下手,当我把书向江西。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出狱次前韵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黄州期间,得知弟弟苏辙上书营救自己,而自己贬到筠州监酒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感激、对赦罪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坦然面对,同时也流露出被贬谪的愤懑之情。 首联“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写出了作者即将获释返乡,重获自由的喜悦心情。恰逢春日,寓意生机与希望,而“残生乐事最关身”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颔联“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生动描绘了作者出门时急迫、欢快的心情,仿佛旋风扑面、马蹄踏踏,喜鹊欢叫,营造出欢快的气氛。 颈联“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则笔锋一转,表达了作者在狱中生活的苦闷和无奈。虽然身处囹圄,但仍然拿起诗笔,试图抒发内心的情感。 尾联“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因文字而遭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赦罪的感激和对未来声名的淡然态度。 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喜悦、欢快,又有苦闷、无奈,更有感激、坦然和淡然面对未来。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被贬谪的困境中,仍然保持着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子由闻余下狱,乞以官爵赎余罪,贬筠州监酒。
?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江西

    读音:jiāng xī

    繁体字:江西

    意思: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
      ▶《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

  • 堪笑

    读音:kān xiào

    繁体字:堪笑

    意思:可笑。
      ▶《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徐芳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

    造句:暂无

  • 事为

    读音:shì wéi

    繁体字:事為

    意思:(事为,事为)

     1.指工艺技术。
      ▶《礼记•王制》:“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郑玄注:“事为、谓百工技艺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