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洲曲》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意思:栏杆十二曲,垂下的双手像玉一样明润。

出自作者[南北朝]南朝民歌的《西洲曲》

全文创作背景

南朝民歌《西洲曲》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产生于梁代的民歌,被收入当时的乐府诗集。另一种说法是江淹所作,被徐陵的《玉台新咏》所记载。然而,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西洲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至今仍是未知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
作者介绍
南朝民歌盛于南北朝时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章。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栏杆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欄桿

    短语:栏 槛

    英语:railing

    意思:(栏杆,栏杆)
    亦作“栏干”。
     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南朝·梁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 曲垂

    读音:qǔ chuí

    繁体字:曲垂

    意思:敬词。用于称君上的颁赐。犹言俯赐;俯降。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启》:“远降圣慈,曲垂矜赈。”
      ▶唐·张九龄《贺御注<金刚经>状》:“陛下曲垂圣意,敷演微言,幽关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