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则云翻大野鬼翻懼闻,静则练绕长溪人皆喜见。
意思:动不动就说翻大野鬼反而害怕听到,静则练绕长溪人都高兴地看到。
出自作者[宋]释妙伦的《真如靖老请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叉心,菩萨面》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夜叉心与菩萨面。夜叉在佛教中是一种象征恶鬼、凶神或邪恶力量的形象,而菩萨则代表着慈悲、智慧和善良。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形象,表达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
“动则云翻大野鬼翻惧闻,静则练绕长溪人皆喜见。”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夜叉心的动态与静态表现。动时,它如同翻腾的云海,让荒野中的恶鬼都感到恐惧;静时,它又如同清澈的练带,环绕在长溪之上,让人欢喜看见。这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夜叉心的两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一道迷魂咒,三千里外学念者也灵验。”最后一句话揭示了诗的主题,即夜叉心的神秘力量——迷魂咒。无论距离多远,只要有人学习并念诵这个咒语,就能获得神奇的灵验。这进一步强调了夜叉心(或者说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价值,它们可以塑造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有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叉心(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两种形象,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鼓励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