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鞭缓辔十余里,始听鸣鸡第一声。
意思:垂鞭缓辔十里,开始听第一声鸣鸡。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下营晓行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象的诗,通过对月淡云浓、草中白路、缓辔垂鞭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的静谧与清新。
首句“月淡云浓弄晓晴”中,“月淡”描绘了月亮逐渐落下,天光开始破晓的景象,“云浓”则暗示了天空中仍有云层密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弄晓晴”三字点出了时间的推移,天已经开始放晴。整句诗给人一种清晨初晓的宁静美感。
第二句“草中白处路微明”是对前句的进一步描绘,通过“草中白处”这个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露水在草叶间闪烁的景象,而“路微明”则点出了这条小路的特点,为下文的行路作了铺垫。
第三句“垂鞭缓辔十余里”是诗人对行路的描绘,诗人骑着马,垂下马鞭,慢行在清晨的小路上,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悠然自得,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
最后一句“始听鸣鸡第一声”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行走在路上,听到了鸡鸣的声音,这是新的一天的开始,预示着新的生活和工作即将开始。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新体验,也给整首诗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希望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视觉、听觉等细节,展现了清晨的静谧、清新和生活的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