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相和歌辞·乌栖曲》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意思:东房少妇女婿从军,每次听乌啼知道深夜。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相和歌辞·乌栖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白马逐牛车,黄昏入狭斜的情景起兴,描写了黄昏时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以及东房少妇思念出征的丈夫的情景。 首句“白马逐牛车,黄昏入狭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白马追逐着牛车,黄昏时分进入了狭窄的小道。这不仅为诗歌定下了基调,也暗示了故事的情感色彩。 “柳树乌争宿,”和“争枝未得飞上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柳树在微风中摇曳,乌鸦在枝头争宿,但它们却无法飞上屋檐。这里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暗示着某些事情无法得到满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这两句描绘了东房少妇思念出征的丈夫的情景。她每晚听着乌鸦的啼叫,以此来判断时间。这里表达了她深深的思念和无助的情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动人的故事。通过描绘白马、牛车、柳树、乌鸦、少妇等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离别和思念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价值的诗歌,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马逐牛车,黄昏入狭斜。
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从军

    解释

    从军 cóngjūn

    [enlist]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引用解释

    1.参加军队;投身军旅。《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

  • 少妇

    读音:shào fù

    繁体字:少婦

    英语:frail

    意思:(少妇,少妇)
    年轻的已婚女子。
      ▶汉·焦赣《易林•随之姤》:“大人不顾,少妇不取,弃捐于道。”
      ▶唐·王昌龄《

  • 东房

    读音:dōng fáng

    繁体字:東房

    意思:(东房,东房)
    古代指堂屋中央正室东边的房间。
      ▶《书•顾命》:“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
      ▶周秉钧易解:“西房东房,在室之左右旁也。”

  • 夜分

    读音:yè fēn

    繁体字:夜分

    英语:midnight

    意思:夜半。
      ▶《韩非子•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