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乌栖曲》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意思:东房少妇女婿从军,每次听乌啼知道深夜。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乌栖曲》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长安城中景象的诗,通过对白马、朱车、柳树、乌鸦等元素的描绘,生动地展现出黄昏时分长安城的繁华与热闹。 首句“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中,“白马”和“朱车”分别代表了权贵和富贵,而“逐”和“入”则表现了他们的忙碌和城市的繁华。黄昏时分,人们纷纷进入狭窄的小巷,这不仅描绘了长安城的热闹景象,也暗示了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狭斜柳树乌争宿,”这句诗描绘了狭斜(狭窄的小巷)上的柳树和乌鸦。柳树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醒目,而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夜晚的静谧。这里用乌鸦争宿来描绘夜晚长安城的宁静和安详。 “争枝未得飞上屋”这句诗描绘了乌鸦在争抢树枝,但它们却无法飞上屋檐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夜晚长安城的静谧和神秘。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这句诗描绘了一位住在东房的少妇思念远征的丈夫,她通过聆听乌鸦的啼叫来分辨夜晚的时间。这里用少妇的形象表达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长安城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白马、朱车、柳树、乌鸦等元素的描绘,生动地展现出黄昏时分长安城的繁华与热闹,同时也表达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长安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
狭斜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作者介绍 郁达夫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从军

    解释

    从军 cóngjūn

    [enlist]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引用解释

    1.参加军队;投身军旅。《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

  • 少妇

    读音:shào fù

    繁体字:少婦

    英语:frail

    意思:(少妇,少妇)
    年轻的已婚女子。
      ▶汉·焦赣《易林•随之姤》:“大人不顾,少妇不取,弃捐于道。”
      ▶唐·王昌龄《

  • 东房

    读音:dōng fáng

    繁体字:東房

    意思:(东房,东房)
    古代指堂屋中央正室东边的房间。
      ▶《书•顾命》:“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
      ▶周秉钧易解:“西房东房,在室之左右旁也。”

  • 夜分

    读音:yè fēn

    繁体字:夜分

    英语:midnight

    意思:夜半。
      ▶《韩非子•十过》:“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