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意思:后魏孝文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下葬咸阳。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隆重而悲戚的葬礼。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悲痛。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两句,以凝重的笔触描绘了葬礼的庄严场合。"铭旌"是古代葬礼中用以标识死者身份的旗帜,"骑吹"和"卤簿"则分别指送葬的队伍和仪仗。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些葬礼元素,展现了葬礼的盛大和庄重。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两句,明确了逝者的身份和葬礼的时间地点。逝者是后魏帝王的子孙,唐朝的宰相,于六年七月在咸阳举行葬礼。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两句,通过对比墓门关闭、笳箫声消逝的寂静,与夫人持续的哭泣,形成强烈的声音对比,突显出悲痛的深沉。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两句,以苍茫的露草、咸阳的山垄为背景,将葬礼的场景定格在秋天的咸阳,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庄重的氛围。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两句,通过描述送葬人群的悲戚和驷马的悲鸣,进一步渲染了悲痛的气氛。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两句,以逝者留下的琴书剑珮和被遗孤的三岁孩童为新学行的对象,表现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悲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珍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
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后魏

    读音:hòu wèi

    繁体字:後魏

    英语:Later Wei Dynasty

    意思:(后魏,后魏)
    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珪自立为代王,国号魏,亦称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三国·魏,故史称

  • 咸阳

    读音:xián yáng

    繁体字:鹹陽

    英语:Xianyang

    意思:(咸阳,咸阳)
    指秦桧。
      ▶《战国策•秦策四》载,齐、韩、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

  • 宰相

    读音:zǎi xiàng

    繁体字:宰相

    英语: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意思:《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起于卒伍。”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

  • 帝孙

    读音:dì sūn

    繁体字:帝孫

    意思:(帝孙,帝孙)
    星名。即织女星。一称天孙。
      ▶《红楼梦》第七六回:“犯斗邀牛女,乘槎访帝孙。”

    解释:1.星名。即织女星。一称天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