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端夫三首》 萱草榴花照眼明,水团角黍满盘清。

萱草榴花照眼明,水团角黍满盘清。

意思:萱草榴花照眼睛明亮,水团角粒满盘清。

出自作者[宋]舒邦佐的《寄端夫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萱草和榴花盛开的景象,这两种植物在夏日里鲜艳夺目,为人们带来明亮的色彩。同时,水团和角黍也充满了夏日的清新和活力。水团和角黍都是端午节特有的食品,象征着夏日的生机和活力。盘中的清透食物与周围的热烈景象形成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接着,诗中提到了文殊问疾的典故,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文殊问疾是佛教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文殊菩萨前往病人家中探望的故事。这里诗人用此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秋天已经到了,但诗人仍然在思念中等待友人的来访。 最后,“空想敲门剥啄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敲门的情景,这种想象充满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首诗的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萱草榴花照眼明,水团角黍满盘清。
文殊问疾移秋晚,空想敲门剥啄声。

关键词解释

  • 角黍

    读音:jiǎo shǔ

    繁体字:角黍

    意思:食品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蒸煮使熟。状如三角,古用黏黍,故称。
      ▶《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

  • 满盘

    读音:mǎn pán

    繁体字:滿盤

    意思:(满盘,满盘)
    全盘。引申为全部、全局。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只因一着错,满盘俱是空。”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无尘见满盘托出,晓得枉熬刑

  • 榴花

    读音:liú huā

    繁体字:榴花

    意思:
     1.石榴花。
      ▶唐·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刘诜《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 萱草

    读音:xuān cǎo

    繁体字:萱草

    英语:day lily

    意思:
     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嵴。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

  • 照眼

    解释

    照眼 zhàoyǎn

    [glaring] 光亮耀眼;晃眼;强光刺眼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

    引用解释

    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 唐 杜甫 《酬郭十五判官》诗:“才微岁老尚虚名

  • 明水

    读音:míng shuǐ

    繁体字:明水

    英语:open fire

    意思:古代祭祀所用的凈水。
      ▶《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鑑取明水于月。”
      ▶孙诒让正义:“窃意取明水,止是用鑑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