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扬州端午呈赵帅》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意思:石榴花角黍斗时新,今天谁家不酒樽。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扬州端午呈赵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是一首描绘端午时节人们欢度节日情景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首句“榴花角黍斗时新”中,“榴花”指的是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角黍”则是端午节传统食品粽子,用菰叶裹米,称为角黍。这句诗描绘了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摆出角黍斗时新的景象。同时,“斗时新”三个字也暗示出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争相展示自己新鲜的、时髦的食品和物品,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其次,“今日谁家不酒樽”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端午节的饮酒习俗。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饮雄黄酒、菖蒲酒,以驱邪避祟。这句诗也表达了端午时节人人饮酒的热闹场景。 然后,“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方面是阻风在家的江湖客,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另一方面则是那些能够进入朱门、享受节日气氛的人们。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日气氛的描绘,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角黍

    读音:jiǎo shǔ

    繁体字:角黍

    意思:食品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蒸煮使熟。状如三角,古用黏黍,故称。
      ▶《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

  • 榴花

    读音:liú huā

    繁体字:榴花

    意思:
     1.石榴花。
      ▶唐·李商隐《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刘诜《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 时新

    读音:shí xīn

    繁体字:時新

    短语:最新 行 时 时兴 时髦 风行 流行性 摩登 新星 风靡 流行

    英语:stylish

    意思:(时新,时新)

  • 酒樽

    读音:jiǔ zūn

    繁体字:酒樽

    意思:亦作“酒尊”。
     古代盛酒器。
      ▶《后汉书•章帝纪》:“岐山得铜器,形似酒樽,献之。”
      ▶《后汉书•王霸传》:“茂(苏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