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音赞》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

意思:听到没有听到什么声音,见色见非见。

出自作者[宋]释法薰的《观音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修的,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禅定体验和对禅修的深刻理解。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中的一种特殊体验。在禅修中,我们通常会尝试去听、去看、去感受周围的一切,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说“闻声闻无所闻”,意思是虽然我们在听声音,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听到任何声音,我们只是听到了声音的表象,而这个表象并不是真实的声音。同样,“见色见非是见”,是说我们在看颜色时,看到的并不是颜色的本质,而是某种幻象,这种幻象并不是真正的颜色。这种体验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但正是这种困惑和不解,才有可能引导我们走向更深的理解和洞察。 “燕坐盘陀,不定不乱。”盘陀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坐姿,即身体盘坐,但头部和手部并不拘泥于固定的位置。这句诗描绘了禅修者在禅修过程中保持内心平静和稳定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即使面对各种不确定和混乱的情况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尽大地悉证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者的决心和愿望。他希望通过禅修达到对整个世界的完全理解,也就是所谓的“悉证圆通”。这样的理解将使他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实现他的度生之愿。这表达了禅修者对自我超越和帮助他人的强烈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入禅修的体验和理解,表达了禅修者对内心平静和理解的追求,以及对帮助他人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和修行体验的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
燕坐盘陀,不定不乱。
尽大地悉证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

关键词解释

  • 闻声

    读音:wén shēng

    繁体字:聞聲

    意思:(闻声,闻声)
    I

     1.听到声音。
       ▶前蜀·毛文锡《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

  • 所闻

    读音:suǒ wén

    繁体字:所聞

    意思:(所闻,所闻)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
      ▶《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