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州西来往频,长安坝上最伤春。
意思:海宁州西来往频繁,长安坝上最伤春。
出自作者[明]谢肃的《长安坝》
全文创作背景
谢肃的《长安坝》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明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谢肃作为一位文人,深感这种社会现实对人民的苦难和生活的摧残。他在游历海宁州西部的长安坝时,见到了春风桃李、归燕楼台的景象,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故乡门巷被战火所破坏的悲凉,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谢肃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长安坝上的春色和归燕楼台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和人民的思念与关切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写故乡门巷在干戈底下的荒凉破败,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现实,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