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通犀角晕,华到蜜房春。
意思:月通犀角晕,华到蜜房春。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入观察自然和宇宙的哲思,以及内心修养的功夫。首句的“鉴之现像,谷之藏神”可以理解为万物皆有其表象与内蕴,如同镜子反映出形象,山谷中蕴含着精神。这反映了诗人对事物内在和外在关系的深刻理解。
“六门随万彙,三昧入诸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观察与体验,通过感官的六门(眼、耳、鼻、舌、身、意),跟随万种汇聚的事物,深入探究,以达到三昧的境界。这里的“三昧”是佛教用语,意为正定,即心神平静,深入事物的本质。
“月通犀角晕,华到蜜房春”这两句诗,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修炼过程。月亮通过犀角般的晕影传递光明,花朵在蜜房的春天中绽放,形象地表现了内心修养的功夫逐渐深入,光明焕发。
最后两句“历历之机果明了,更嫌何处不相亲”表达了诗人通过深入的观察与内心的修养,对于世界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觉得万物都是相亲相近的,没有什么是不能理解和接纳的。
整首诗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宇宙和内心修养的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智慧和内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