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龙吟 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意思:兰若西部,另外崦草堂,遗址还认。

出自作者[元]白朴的《水龙吟 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隐逸情怀的诗,通过对钟阜(即紫金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就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倚靠在天际的钟阜山,像一条龙一样盘踞着,四季皆被云雾缭绕的青壁如画。这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开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平缓,草木的茂盛,以及山风吹过的清凉。这些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这几句则转向对山中寺庙的描绘,通过对别崦草堂的遗迹的描述,表现出山中的历史感和神秘感。 “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失去山人的遗憾。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接近人烟,享受和谐生活的向往。 “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这几句描绘了诗人登山临水的场景,以及他对山中生活的满足。 最后,“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则以怕被烟霞嘲笑,自己现在的容貌形状很俗的状态去山中拜访山英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状态的反思。 整首诗以优美的景色和深沉的隐逸情感为基调,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倚天钟阜龙蟠,四时青壁云烟润。
陂陀十里,苍鬓夹路,清风缓引。
兰若西边,草堂别崦,遗基犹认。
自猿惊鹤怨,山人去后,谁更向、此中隐。
独爱丹崖碧岭,枕平川、人家相近。
登临对酒,茱萸香细,莓苔坐稳。
老计菟裘,故应来就,林泉佳遁。
怕烟霞笑我,尘容俗状,把山英问。

关键词解释

  • 西边

    读音:xī biān

    繁体字:西邊

    英语:(n) west side; to the west of

    意思:(西边,西边)

     1.西部边境。
      ▶《战国策•赵策一》:“赵王因起

  • 兰若

    读音:lán rě

    繁体字:蘭若

    英语:temple

    意思:(兰若,兰若)

     1.兰草与杜若。皆香草。
      ▶《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 遗基

    读音:yí jī

    繁体字:遺基

    意思:(遗基,遗基)
    犹遗址。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一》:“钟士季征蜀,枉驾设祠茔东,即八阵图也。遗基略在,崩褫难识。”
      ▶闽·徐夤《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诗:“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