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意思: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出自作者[宋]方逢辰的《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全文创作背景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是宋朝诗人方逢辰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社会背景没有明确的关联,可能因为友情、生活琐事、自然风光等因素而激发。在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赞美等。夹谷之是方逢辰的友人,他们可能通过诗歌来进行交流,表达情感。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古籍或文献资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夫子说周易,肇开太极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决裂,坚冰致习驯。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纷纷。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无邻。
于是作六经,以救万世人。
孟氏辨义利,战国骇所闻。
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人不识四端,岂知有君亲。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与地下,中立师与君。
师以扶网常,君以治广轮。
廉耻甚鈇钺,礼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贫。
虎豺方恣睢,骃骐忽诹询。

关键词解释

  • 和光

    引用解释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共同照耀。 唐 韦展

  • 不肯

    读音:bù kěn

    繁体字:不肯

    英语:be unwilling to

    意思:不同意;不接受。
      ▶《谷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
      ▶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