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崔邠登鹳雀楼》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意思:风烟并开始想回家看,远离眼睛不是春天也伤害自己。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鹳雀楼为背景,通过描绘登楼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归之情。 首句“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描绘了诗人登楼的景象,鹳雀楼位于河的西边,高耸入云,其上樯桅林立。汀洲云树一片茫茫,云雾缭绕,树木苍茫,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楼高、云浓、树茫的景象,表达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诗人借用了汉、魏两个朝代的典故,通过描绘汉家的箫鼓声流淌在空虚之中,魏国的山河只剩下半边夕阳,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千年往事如同流水一样逝去,诗人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一日的愁绪也似乎变得很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归之情。风烟并起,诗人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渴望,但远望故乡,却无法回到过去,内心充满了伤感。 整首诗以登楼远眺为背景,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归之情。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和无奈,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
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风烟

    读音:fēng yān

    繁体字:風煙

    英语:wind and smoke

    意思:(风烟,风烟)

     1.南朝·齐·谢朓《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南

  • 自伤

    读音:zì shāng

    繁体字:自傷

    英语:self-inflicted wounds

    意思:(自伤,自伤)

     1.自我伤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

  • 思归

    读音:sī guī

    繁体字:思歸

    意思:(思归,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张衡《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石崇《思归引》序:“困于人闲烦黩,常思归而永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