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花》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意思:记得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重逢。

出自作者[清]张问陶的《梅花》

全文创作背景

张问陶的《梅花》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在清朝中期,社会风气日趋浮华,许多文人墨客沉溺于宴饮嬉乐,失去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张问陶对此深感忧虑,他通过咏叹梅花,表达了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张问陶一生仕途坎坷,历经波折。他在官场中见证了各种伪善与浮夸,更加渴望保持自己的贞白品质。因此,他借梅花之形象,抒发自己对于高尚品格的向往,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和他人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和坚定的信念。 综上所述,张问陶的《梅花》诗是在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与个人经历的感悟中创作而成的,旨在表达坚守节操、追求高尚品格的理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回首山林感旧踪,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

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

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

遂宁市船山区即以区内文化名山船山及乡贤船山先生张问陶命名。

关键词解释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瑶台

    读音:yáo tái

    繁体字:瑤檯

    英语:a tower-like building ornamented with gems

    解释:美玉砌成的华丽楼台,传说为神仙所居住客醉瑶台。

  • 驿使

    解释

    驿使 yìshǐ

    [estafette]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引用解释

    1.传递公文、书信的人。《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自是朝廷每有疑政,輒驛使諮问。” 唐 杜甫 《黄草》诗:“ 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