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荆渚书怀》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

意思:嵩山去碰上战乱,庐山回拥兵。

出自作者[唐]齐己的《夏日荆渚书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嵩岳遭遇战乱、庐山因兵乱而无法回返的无奈与愁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林泉之声的深深怀念和对情兴得以实现的期盼。 首句“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直接点明作者在嵩岳遭遇战乱的困境,而庐山因兵乱而无法回返,暗示了作者的无奈和愁苦。第二句“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则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被迫中止行程,在公卿门下寄寓生活的艰难。 接下来,“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两句,作者表达了对林泉之声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他在乱世中无法回归自然的无奈。猿鸟的习性是无法改变的,但作者内心却一直怀念着林泉的声音,这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深深向往。 最后,“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表达了作者对情兴得以实现的期盼。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情兴,能够自由自在地在杉松间行走,尽情地吟咏。这不仅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战乱和无奈的描绘,以及对林泉之声的怀念和对情兴得以实现的期盼,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无奈和愁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
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
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关键词解释

  • 匡庐

    读音:kuāng lú

    繁体字:匡廬

    意思:(匡庐,匡庐)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

  • 嵩岳

    读音:sōng yuè

    繁体字:嵩岳

    意思:(嵩岳,嵩岳)
    即嵩山。
      ▶《后汉书•马融传》:“右矕三涂,左概嵩岳。面据衡阴,箕背王屋。”
      ▶明·谢榛《送王侍御按河南》诗:“天连嵩岳寒云尽,马渡黄河春草生

  • 阻兵

    读音:zǔ bīng

    繁体字:阻兵

    意思:仗恃军队。
      ▶《左传•隐公四年》:“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
      ▶杜预注:“恃兵则民残。”
      ▶《周书•异域传上•宕昌羌》:“﹝羌酋﹞与渭州民郑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