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元夜》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意思:红烛影回仙态接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出自作者[唐]李郢的《中元夜》

全文创作背景

《中元夜》是唐朝诗人李郢的一首诗,描写了中元节的夜晚景象。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鬼神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为祖先烧纸钱、祭祀鬼神,以此祈求平安和幸福。 李郢在《中元夜》一诗中,描绘了这个节日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祖先和鬼神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和命运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郢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鬼神和命运的信仰和态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关键词解释

  • 红烛

    读音:拼音:hóng zhú

    红烛的解释

    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