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元夜》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南水寺中元夜的美丽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开篇点题,介绍了时间和地点。江南水寺的环境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而“中元夜”则让我想起了佛教中的盂兰盆节,增加了神秘色彩。诗人在金粟栏边见到了月娥,引发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颔联“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通过对月娥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魅力。红烛的光影回旋,使得月娥的仙态更加凸显,而她的翠鬟光华闪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颈联“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元夜的景象,香气四溢,露珠晶莹,轻衣飘动,绮罗交织,给人一种盛丽而神秘的感觉。 尾联“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诗人的思绪随着夜空中的湘江水和远处的巫峡飘向远方,不禁感慨不知归路何在。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寺中元夜的描绘,展现了美轮美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月娥形象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艺才华。
创作背景
《中元夜》是唐朝诗人李郢的一首诗,描写了中元节的夜晚景象。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鬼神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为祖先烧纸钱、祭祀鬼神,以此祈求平安和幸福。 李郢在《中元夜》一诗中,描绘了这个节日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祖先和鬼神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和命运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郢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鬼神和命运的信仰和态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诗词关键字: 巫峡 红烛 归路
相关诗词
  • 1
    [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2
    [宋]
    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 3
    [宋]
    后人百事不如古,创立造为难悉数。
    一百苟且万千年,一夫阿狥弥九土。
    神仙不死岂有之。
    起自秦皇并汉武。
    蜀陵冀角民鼓乱,楼殿至今连海宇。
    从明未载心神飞,无根金人忽如睹。
    膏肓遂成不可治,五教壅寒生民苦。
    帝城元夜移三山,天河七夕桥织女。
    倡优侏儒为戏乐,淫词浮文作贡举。
    卖盐沽酒充科赋,吹箫执籥送丧死。
    一般更有乱生我,背弃劬劳事歌舞。
    造端良是魏隋间,以至开元遂为瘉。
    四海之人皆若狂,谀舌纷纷蔽明主。
    五凤楼前舞千秋,渔阳动地来鼙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