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慕容簿送题宝峰石刻并中秋词以诗谢之》 月入中秋色满林,摹将好景寄清音。

月入中秋色满林,摹将好景寄清音。

意思:月入中秋色满林,现将好景寄清音。

出自作者[宋]舒邦佐的《慕容簿送题宝峰石刻并中秋词以诗谢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中秋景色和音乐。诗人通过描绘中秋月色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清音的向往。 首句“月入中秋色满林”,诗人用中秋节的月亮作为开篇,描绘出一幅中秋月色满林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中秋之夜,月亮圆润,月光洒满树林,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美。 “摹将好景寄清音”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并希望将这些景色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寄情于景,寄思于音。这里的“清音”可以理解为优美的音乐,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景色的美和音乐的韵味结合起来,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自从句夺天工巧,景物无聊直至今”两句,诗人对诗歌的句子表达出了赞美,认为它能够像天工一样巧妙地抓住景物的精髓。然而,由于诗句过于巧妙,以至于使得景物失去了往日的情趣,使得景物变得无聊起来。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前后的情感进行了对比,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色和音乐的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诗句的赞美,将情感和现实进行了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入中秋色满林,摹将好景寄清音。
自从句夺天工巧,景物无聊直至今。

关键词解释

  • 好景

    引用解释

    1.美好的景色。 前蜀 魏承班 《木兰花》词:“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宋 柳永 《雨霖铃》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对许多好景,触目是断肠诗。” 元 刘秉忠 《寄友人》诗:“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2.好的景况。如:好景不常。

  • 清音

    读音:qīng yīn

    繁体字:清音

    短语:基音 主音 喉音 中音 双唇音 舌音 半音 唇音 谐音 译音 高音 杂音 复音 边音 读音 滑音 重音 鼻音 嗓音 颤音 响音 低音 尖音 泛音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