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蝉》 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

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

意思:蝉声忽然进来了,人心飒飒的风声惊秋。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咏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地僻小园静,群木阴交浮》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优美诗篇。通过对群木、蝉声、西风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僻静的小园,周围被树木环绕,形成了一片阴交的景象。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为后面的秋景描绘提供了背景。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蝉声突然传入耳中的情景。“蝉声忽入耳”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而“物意飒惊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仿佛一瞬间被秋天的气息所震撼,感受到了秋天的来临。 随后,诗人又描绘了“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这是对西风带来的萧瑟感觉的描绘。西风动萧飕,仿佛整个小园都被西风吹动的声音所笼罩,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寒冷和肃杀。 最后,诗人通过“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这一句,描绘了树林中青翠的树叶逐渐变黄、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地僻小园静,群木阴交浮。
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
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
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

关键词解释

  • 惊秋

    读音:jīng qiū

    繁体字:驚秋

    意思:(惊秋,惊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 入耳

    读音:rù ěr

    繁体字:入耳

    短语:天花乱坠

    英语:pleasant; pleasant to the ear

    意思:
     1.悦耳;中听。
      ▶晋·葛洪《抱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