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梁帝》 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意思:但学禅思想能忍受耻辱,不要羞于侯景攻陷台城。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梁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具体来说,是对南朝梁末代皇帝萧衍的反思和批判。 首句“凝旒南面总虚名,庙祀何曾暂割牲”,直接点明萧衍在位时的虚名和他在祭祀上的疏忽。他曾经作为一国之君,但他的实际作为却只是表面的空名,而庙祀也未曾真正履行其职责。这种描述揭示了萧衍在位时期的政治和道德上的虚伪。 “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这句诗则转向对萧衍性格和行为的批判。他似乎只学会了如何忍耐和逃避,而没有真正面对和处理困难和挑战的勇气。这使得他在面临侯景的威胁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导致台城的陷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萧衍在位时的虚名、疏忽、逃避和懦弱,表达了对他的批判和反思。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批判,也是对现实社会的警醒和反思。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勇气面对困难,还要有智慧去处理问题,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虚名和逃避现实。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萧衍的形象,使得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他的性格和行为。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引导我们反思历史,从中吸取教训,以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凝旒南面总虚名,庙祀何曾暂割牲。
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关键词解释

  • 台城

    读音:tái chéng

    繁体字:檯城

    解释: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 2.六朝时的禁城。

    详细释义: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其旧址在今南京城北,玄武湖侧,与鸡鸣山

  • 禅心

    读音:chán xīn

    繁体字:禪心

    英语:the meditative mind

    意思:(禅心,禅心)
    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
      ▶南朝·梁·江淹《吴中礼石佛》诗:“禅心暮不杂,

  • 辱莫

    读音:rǔ mò

    繁体字:辱莫

    意思:辱没。
      ▶唐·司空图《耐辱居士歌》:“若曰尔何能,答言耐辱莫。”
      ▶《水浒传》第四三回:“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旋风·李逵,便是你这厮辱莫老爷名字。”
      ▶《醒世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