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东林寺僧》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意思:笑别庐山远,为什么烦恼过虎溪。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别东林寺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和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 首句“东林送客处”,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庐山的东林寺。东林,是佛教寺院之名,这里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是在佛教氛围中离别的。而“送客处”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仿佛是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月出白猿啼”一句,诗人用月亮升起和猿猴啼叫来描绘夜晚的庐山。月光如水,猿啼声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种描绘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笑别庐山远”一句,诗人用“笑”字表达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这里的“笑”并非真正的笑容,而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不舍。诗人与友人相别,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最后一句“何烦过虎溪”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之语。虎溪是庐山中的一个景点,传说中过溪时要避免虎的出现。诗人以此劝友人不必为过溪而担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整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何烦

    读音:hé fán

    繁体字:何煩

    意思:(何烦,何烦)
    何须,何必。
      ▶《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唐·高彦休《唐阙史•俳优人》:“《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

    <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虎溪

    读音:hǔ xī

    繁体字:虎溪

    意思:溪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慧远法师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虎溪。
      ▶唐·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诗:“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唐·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