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村桥》 除却思量太平在,肯抛疏散换公侯。

除却思量太平在,肯抛疏散换公侯。

意思:除了考虑太平在,肯抛疏散换公侯。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村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村桥酒旆月明楼》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的诗,它通过描绘乡村风景和渔舟生活,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的“村桥酒旆月明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景,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静和美好。而“偶逐渔舟系叶舟”则表达了诗人对渔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着,“莫学鲁人疑海鸟”这句诗是对那些犹豫不决、缺乏决断的人的劝诫。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像鲁人一样因为恐惧未知而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应该勇敢地面对挑战,坚定自己的信念。 “须知庄叟恶牺牛”则是诗人对那些为了名利而放弃自我、丧失本真的人的批评。这句话提醒人们要保持自我,不要被世俗的价值观所左右,不要成为被社会塑造的“牺牛”。 “心寒已分灰无焰,事往曾将水共流”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住每一个机会。 最后,“除却思量太平在,肯抛疏散换公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公侯生活的否定。诗人认为只有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风景和渔舟生活,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独特见解,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挑战,保持自我,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也充满了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批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村桥酒旆月明楼,偶逐渔舟系叶舟。
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
心寒已分灰无焰,事往曾将水共流。
除却思量太平在,肯抛疏散换公侯。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公侯

    读音:gōng hóu

    繁体字:公侯

    意思:
     1.公爵与侯爵。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班固《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

  • 太平

    读音:tài píng

    繁体字:太平

    短语: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 and security

    意思:
     1.谓时世安宁和平。
      

  • 疏散

    读音:shū sàn

    繁体字:疏散

    短语:散 发散 分流 散架

    英语:evacuate

    意思:I

     1.分散;离散。
       ▶唐·骆宾王《畴昔篇》

  • 除却

    读音:chú què

    繁体字:除卻

    英语:abatement

    意思:(除却,除却)
    除去。表示所说的不算在内。
      ▶唐·曹唐《哭陷边许兵马使》诗:“除却阴符与兵法,更无一物在仪床。”

  • 思量

    读音:sī liang

    繁体字:思量

    短语:沉思 盘算 寻味 思维 构思 虑 考虑 琢磨 默想 想 揣摩 思想 酌量 合计 寻思 思

    英语:consider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