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蜀客》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意思:一天晚上行人少山桥,当时见到猩猩树上哭。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送蜀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四川地区风景和人文的诗,通过对祭奠碧鸡、木棉花和猩猩的描绘,展现了四川的独特风情。 首句“蜀客南行祭碧鸡”,点明诗人是一位来自四川之外的“蜀客”,而他之所以要“南行祭碧鸡”,显然是因为木棉花开季节已到。祭奠碧鸡是四川的一种习俗,而木棉花是祭奠必备的供品。此句也暗示了诗人初到四川,对这里的风土人情还相当生疏。 第二句“木绵花发锦江西”,是对眼前景色的具体描绘。木棉花开如火,花色洁白,与木棉枝条的深色调相衬,十分醒目。锦江西,即锦江之西,暗示诗人此时身在锦江之东的客边。这句诗不仅点明了诗人所处之地,而且通过“木绵花”的出现,为全诗定下了温暖的基调。 第三句“山桥日晚行人少”,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村黄昏图,桥边只有诗人自己一个人。这句诗既照应了前文的“蜀客南行”,又为后文的“猩猩树上啼”埋下伏笔,使读者对这首诗的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一句“时见猩猩树上啼”,是全诗的高潮。猩猩,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在此并非实指,而是借其神秘色彩增添诗的韵味。这句诗描绘了猩猩在树上啼叫的场景,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也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祭奠、风景、动物等元素,展现了四川地区的独特风情和人文景观。同时,诗中流露出初到四川的蜀客对当地风俗和人情的生疏感,以及他独自在山桥边祭奠和欣赏风景的孤独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时见

    读音:shí jiàn

    繁体字:時見

    意思:(时见,时见)

     1.指诸侯不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
      ▶《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

  • 猩猩

    读音:xīng xīng

    繁体字:猩猩

    英语:orangutang

    意思:
     1.哺乳动物。体高可达1.4米。臂长,头尖,吻突,鼻平,口大。全身有赤褐色长毛,没有臀疣。树栖,主食果实。能在前肢帮助

  • 日晚

    读音:rì wǎn

    繁体字:日晚

    意思:犹傍晚。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北周·庾信《春赋》:“三日曲水向河津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少时

    读音:shǎo shí

    繁体字:少時

    英语:after a little while; a moment later(一会儿后)

    意思:(少时,少时)
    I
    不久;一会儿。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