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寿昌曹明府》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意思:却用清琴的道理,还嫌薄风俗听。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送寿昌曹明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为政贵通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引经据典,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为政者的期望和要求。 首联“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诗人明确表达了治理百姓和通晓儒家经典在为政中的重要性。这里的“惠人”指的是百姓,“宰邑”则是治理地方的意思。诗人认为,作为地方官,必须关心百姓,为他们谋福利。同时,为政者也必须通晓儒家经典,这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为政者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颔联“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诗人通过引用《论语》中的“清角吹霜,兴必关政”的典故,表达了要用清明的政治来治理百姓,让百姓感到满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为政者不能仅仅依靠权力和威严来治理百姓的担忧,认为这样的做法会让百姓感到厌烦。这一联通过引用典故和表达担忧,进一步强调了为政者应该注重民意、民生的重要性。 颈联“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江水涨潮后逐渐变得清澈,春天的山峰在夕阳的照耀下呈现出火烧般的红色。这些自然景色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为政者应该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和希望,积极为民服务。 尾联“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诗人以严陵滩为喻,表达了为政者应该像严陵滩一样,清廉、公正、为民服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为民造福、受到百姓爱戴的为政者的敬仰之情。这一联既是对为政者的期望,也是对那些真正为民服务的官员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引经据典和表达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为政者的期望和要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清琴

    读音:qīng qín

    繁体字:清琴

    意思:音调清雅的琴。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之四:“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
      ▶《魏书•阳固传》:“赐凭轩而策驷兮,抚清琴而自娱。”
      ▶清·龚自珍《凤凰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