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慢·新来衰态见》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意思:考虑减少些年甲,怎奈何、需要和鬓难瞒。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木兰花慢·新来衰态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名为《新来衰态见》,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段描绘了作者懒于读书、不愿照镜的衰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嘲笑。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遗憾,并提到酒杯中残留的酒液,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接下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减缓衰老,但无奈鬓发已经斑白,无法掩饰。作者想象如果被朝廷催促上路,不如被敕令放归山林。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接着,作者回忆起数年前乞求脱下官服、回归山林的生活,感叹自己已经年迈,但仍然犹豫不决。作者用拾穗行歌、天上神仙未必胜过人间等比喻,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最后,作者强调仙家无须理会世俗之事,至今仍流传着刘安的故事。作者用“矍铄”和“痴顽”来形容自己,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自嘲。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慳,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
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
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思量

    读音:sī liang

    繁体字:思量

    短语:沉思 盘算 寻味 思维 构思 虑 考虑 琢磨 默想 想 揣摩 思想 酌量 合计 寻思 思

    英语:consider

  • 奈何

    读音:nài hé

    繁体字:奈何

    短语:

    英语:how

    意思:
     1.怎么,为何。
      ▶《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

  • 年甲

    读音:nián jiǎ

    繁体字:年甲

    意思:年龄。
      ▶宋·刘克庄《木兰花慢•己未生日》词:“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鬚与鬓难瞒。”
      ▶《水浒全传》第四一回:“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黄信……共

  • 怎奈

    读音:zěn nài

    繁体字:怎奈

    英语:but; however

    意思:奈何,无奈。
      ▶《水浒传》第五一回:“怎奈白玉乔那厮催併,迭成文案,要知县断教雷横偿命。”
      ▶《警世通言•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