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
意思:可怜两不就,兀兀如枯株。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雨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人生感慨。
首句“苍云昼埋山,白雨夜溢渠”,诗人用苍云埋山、白雨夜溢渠的景象,描绘出一种深邃而壮阔的意境,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幻无常,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虚堂闪风灯,独处谁与娱?”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旷的堂屋中,只有风灯闪烁,无人陪伴的孤独。这种孤独感,既是对诗人自身境况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吾生过六十,鬓发日夜疏”这两句诗,诗人直接表达了对于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六十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龄,鬓发的日渐稀疏,更是象征着生命的衰老。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出当饮美酒,归当读奇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应对的道理。诗人认为,外出时应该享受美酒,这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回家后应该阅读奇书,这是精神的滋养和提升。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愿望不能实现,只能像一棵干枯的树一样,孤独地生活着。这种无奈和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表达。
“明复对胥吏,孤愤何由摅?”最后两句诗,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愤懑和无法抒发的情绪。这种孤愤,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奈和愤懑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