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零二首》 折拄杖头挑来,分文不直,识不识,吴地冬瓜,镇州萝蔔。

折拄杖头挑来,分文不直,识不识,吴地冬瓜,镇州萝蔔。

意思:折拄着杖头挑来,分文不直,认识不认识,吴地冬瓜,镇州萝卜。

出自作者[宋]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它以一种看似混乱无序的方式描述了一种神秘而重要的物品,这种物品在东南或居西北,被人们视为珍宝,但价格却轻如鸿毛。 首先,诗中的“有一物,无人识”为全诗定下了悬疑的基调,引发了读者对“物”的好奇心。接着,“或在东南,或居西北”,这种描述使得“物”的神秘感倍增,因为它似乎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 “破草鞋跟踏著,价重千金;折拄杖头挑来,分文不直”,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物”的价值和稀有性。破旧的草鞋和断了的拐杖,在诗人笔下却成了价值千金的宝物,这种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最后,“吴地冬瓜,镇州萝蔔”的描述则让人感到困惑,因为它们似乎与前面的描述毫无关联。然而,这可能正是诗人的用意所在,他可能是在用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物品来比喻前面提到的神秘“物”,以此引发读者的思考和猜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神秘而珍贵的“物”的形象,引发了读者对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它也通过反差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敏锐的观察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一物,无人识。
或在东南,或居西北。
破草鞋跟踏著,价重千金。
折拄杖头挑来,分文不直,识不识,吴地冬瓜,镇州萝蔔。

关键词解释

  • 拄杖

    读音:zhǔ zhàng

    繁体字:拄杖

    意思:
     1.执持。
      ▶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 分文

    读音:fēn wén

    繁体字:分文

    英语:single cent; a single penny

    意思:
     1.一分一文,极言钱少。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若谓非贫乏有可送纳,

  • 冬瓜

    读音:dōng guā

    繁体字:冬瓜

    英语:(n) white gourd; white fuzzy vegetable

    意思:一年生草本植物,能爬蔓。果实呈圆形或长圆柱形,表面有白粉或毛,为普通蔬菜。种

  • 杖头

    读音:zhàng tóu

    繁体字:杖頭

    意思:(杖头,杖头)

     1.手杖的顶端。
      ▶宋·陆游《对酒戏作》诗:“杖头高挂百青铜,小立旗亭满袖风。”
     
     2.“杖头钱”的省称。指买酒钱。

  • 不直

    读音:bù zhí

    繁体字:不直

    英语:out of straight

    意思:
     1.不正;不公。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使人上书告内史,内史治,言王不直。”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