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意思:休假欣逢元宵节,华堂盛宴边徘徊。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是一首描绘元宵佳节宴会的诗,表达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欢乐和留连忘返的心情。 首联“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开门见山,直接描绘出诗人休息的日子恰逢元宵佳节,这是一个团圆、喜庆的日子。他在豪华的厅堂里享受着宴会,流连忘返。这里的“休沐”指的是休假日,“华堂”则象征着豪华与富贵。 “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一联,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人们戴着高高的帽子,屡次起舞,人们已经陶醉在这个欢乐的氛围中。同时,诗人也参与到狂热的诗词创作中,直到夜色已深。这里的“刻烛”是诗词竞赛中的一个传统,即以蜡烛燃烧的时间为限来创作诗词。 “月上珠帘侵座白,霜飞碧瓦透衣寒”一联,诗人从室内场景转至室外,描绘出月色洒在珠帘上,映照出白色的月光,而屋顶的霜花则让人们感到寒冷。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室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最后,“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一联,诗人以铜壶滴漏声宣告新的一天的到来,而此时人们还意犹未尽,纷纷骑着马回家,但他们的脸上都还挂着未尽的欢乐。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又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饱满,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欢乐和留连忘返的情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室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休沐欣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
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
月上珠簾侵座白,霜飞碧瓦透衣寒。
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上元节

    解释

    上元节 Shàngyuánjié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

    读音:shàng yuán jié

  • 休沐

    读音:xiū mù

    繁体字:休沐

    意思:休息洗沐,犹休假。
      ▶《汉书•霍光传》:“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宝光寺》:“京邑士子,至于良辰美日,休沐告归,徵友命朋,来游此寺。

  • 上元

    读音:shàng yuán

    繁体字:上元

    意思:
     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旧唐书•中宗纪》:“﹝景龙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
      ▶《水浒传》第六六回:“次

  • 节华

    读音:jié huá

    繁体字:節華

    意思:(节华,节华)
    菊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菊》。

    解释:1.菊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菊》。

  • 盘桓

    读音:pán huán

    繁体字:盤桓

    短语:待 栖 留 滞留 栖息 停留 停 闷 羁 羁留

    英语:linger

    意思:(参见槃桓,盘桓,磐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