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景玄上人还山》 地横龙朔连沙暝,山入乌桓碧树重。

地横龙朔连沙暝,山入乌桓碧树重。

意思:地面横龙朔连沙黑了,山进入乌桓碧树重。

出自作者[唐]殷尧藩的《送景玄上人还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嵩阳听罢讲经钟,远访庭闱锡度空》是一首描绘诗人拜访亲友并听讲经的场景的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亲人和经文深深的情感。 首联“嵩阳听罢讲经钟,远访庭闱锡度空”,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嵩阳听完讲经钟声后,远道来访亲友的情景。其中,“讲经钟”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兴趣和敬仰,而“远访庭闱”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见到他们的心情。 颔联“蒲履谩从归后织,衲衣犹记别时缝”,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亲友家中看到的情景,表达了对亲友的感激和思念。其中,“归后织”暗示了亲友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而“别时缝”则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厚感情和感激之情。 颈联“地横龙朔连沙暝,山入乌桓碧树重”,诗人描绘了嵩阳地区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龙朔连沙暝”描绘了嵩阳地区的地势和地貌,而“乌桓碧树重”则描绘了嵩阳地区的植被和气候。 尾联“梵宇传来金贝叶,花前拜捧慰亲容”,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寺庙中听到的佛经,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亲人的思念。“梵宇传来金贝叶”暗示了寺庙中传来的佛经声,而“花前拜捧慰亲容”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拜访亲友并听讲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佛法的深深情感。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嵩阳听罢讲经钟,远访庭闱锡度空。
蒲履谩从归后织,衲衣犹记别时缝。
地横龙朔连沙暝,山入乌桓碧树重。
梵宇传来金贝叶,花前拜捧慰亲容。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殷尧藩(780年—855年),浙江嘉兴人。唐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碧树

    读音:bì shù

    繁体字:碧樹

    意思:(碧树,碧树)

     1.绿色的树木。
      ▶《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梁·萧统《七契》:“碧树初蕊,绿草含滋。”
      ▶唐

  • 龙朔

    读音:lóng shuò

    繁体字:龍朔

    意思:(龙朔,龙朔)
    见“龙荒朔漠”。

    造句:龙朔二年,改尚辇局曰奉舆局。龙朔二年,改宗正寺曰司宗寺。龙朔二年,改尚衣局曰奉冕局

  • 乌桓

    读音:wū huán

    繁体字:烏桓

    英语:Wuhuan

    意思:(乌桓,乌桓)
    亦作“乌丸”。
     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名。原是东胡族的一支,西汉初被匈奴击败,迁移到乌桓山,因以为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