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方干处士》 仍闻称处士,圣主肯相违。

仍闻称处士,圣主肯相违。

意思:仍旧自称处士,圣明的君主能相违。

出自作者[唐]尚颜的《寄方干处士》

全文创作背景

《寄方干处士》是唐朝诗人尚颜所写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唐朝的政治腐败、社会混乱以及诗人自身的遭遇有关。当时,唐朝虽然收复了京城,但战乱并未完全平息,国家仍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诗人尚颜见证了社会的衰败和混乱,心境十分繁杂。同时,他可能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谏官的无力,因为即使提出了意见,也无法得到采纳,甚至可能因此遭受祸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借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格外缀清诗,诗名独得知。
闲居公道日,醉卧牡丹时。
海鸟和涛望,山僧带雪期。
仍闻称处士,圣主肯相违。

关键词解释

  • 处士

    读音:chǔ shì

    繁体字:處士

    英语:recluse

    意思:(处士,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

  • 相违

    读音:xiāng wéi

    繁体字:相違

    英语:disagree; be opposed to each other

    意思:(相违,相违)

     1.互相避开。
      ▶《左传•成公十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