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隐庵和赵孺韵》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意思:请问两位诗人,如何得到意旨。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中隐庵和赵孺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礼乐的先后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更高的境界。诗中通过对侯喜的赞美,表达了对侯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诗人的看法和批评。 首先,诗人对侯喜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不仅文才出众,而且声名与力量相随,即使在尊贵之时也未敢轻举妄动。这表明侯喜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清醒的头脑。 其次,诗人对黄池和青山的距离进行了比较,认为谁能够辨别大小之分。这暗示了诗人对侯喜的才华和见识的高度评价,认为他能够超越世俗的偏见和局限,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侯喜诗歌的赞美之情,认为他的诗句如同闹市中的声音一样清晰有力。这表明侯喜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诗人还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他认为侯喜能够让庵内的人受到启发,前车之辙可以作为借鉴。这表明侯喜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智慧,能够引导人们走向更高的境界。 最后,诗人对礼乐的先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后进之人同样值得尊重。这表明诗人对礼乐制度的看法比较开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不应该被等级制度所限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侯喜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诗人的看法和批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我修养、礼乐制度、人生境界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退之以文鸣,师友得侯喜。
声名力与俱,虽尊未勇耳。
黄池距青山,孰辨都与鄙。
庵成谁振之,句出闹如市。
千仞宁我高,充实信吾美。
坐令庵内人,前车云可轨。
礼乐有先後,後进则君子。
执方而昧圆,俱野那复史。
伐柯固执柯,畴克求诸迩。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韩与侯,步骤亦常耻。
一医消息尽,布毛自何起。
要须六月息,不息不为已。
敢问二诗人,如何得意旨。

关键词解释

  • 意旨

    读音:yì zhǐ

    繁体字:意旨

    英语:intention

    意思:亦作“意指”。亦作“意恉”。
     谓意之所在。多指尊者的意向。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

  • 诗人

    读音:shī rén

    繁体字:詩人

    短语:骚客

    英语:poet

    意思:(诗人,诗人)

     1.指《诗经》的作者。
      ▶《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何得

    读音:hé de

    繁体字:何得

    意思:怎能;怎会。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唐·杜甫《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