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何时重载酒,同醉洛阳花。

何时重载酒,同醉洛阳花。

意思:什么时候重载酒,同醉洛阳花。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河山环绕的城市,展现出古朴的风俗和人家。首联“河抱城根曲,山侵地势斜”,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河流环绕着城市的景象,以及山势倾斜的地貌特征。这一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颔联“周余古楼观,舜俗旧人家”,通过运用历史典故,表现了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一联借古喻今,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内涵。 颈联“回首从游阔,装怀牒诉哗”,通过回忆过去的游览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运用象声词“哗”,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喧嚣。 尾联“何时重载酒,同醉洛阳花”,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重逢,共同沉醉在洛阳花丛中的美好愿景。这一联与前文相呼应,使整首诗意境完整,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出一种优美、宁静、充满历史韵味的意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抱城根曲,山侵地势斜。
周余古楼观,舜俗旧人家。
回首从游阔,装怀牒诉哗。
何时重载酒,同醉洛阳花。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重载

    读音:zhòng zài

    繁体字:重載

    意思:(重载,重载)

     1.古时谓装载辎重等货物。
      ▶《左传•成公五年》“伯宗辟重”晋·杜预注:“重载之车。”
      ▶杨伯峻注:“重,重车,装载货物之车。”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