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蝶恋花·绿水波平花烂漫》
和泪语娇声又颤。
和泪语娇声又颤。
意思:
和泪告诉娇声又颤抖着。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蝶恋花·绿水波平花烂漫》
全文创作背景
张先的《蝶恋花·绿水波平花烂漫》的创作背景与词人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词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当时张先已经31岁,他的妻子去世已经九个月了。为了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词中以杨花自比,寄托了对亡妻的深情悼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孤单寂寞的心情。这样的背景使得这首词充满了伤感与深情,成为了一首颇具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相关句子
和泪掩红粉。
-- 出自《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作者:[唐]李白
怕花和泪残。
-- 出自《菩萨蛮·山头翠树调莺舌》作者:[宋]程垓
春衫和泪着。
-- 出自《瑞鹤仙·春衫和泪著》作者:[宋]俞国宝
和泪立斜晖。
-- 出自《武陵春·小院无人帘半卷》作者:[宋]魏夫人
待和泪,收残粉。
-- 出自《贺新郎·云卧衣裳冷》作者:[宋]辛弃疾
待和泪,收残粉。
-- 出自《贺新郎 赋水仙》作者:[宋]辛弃疾
客心和泪倾。
-- 出自《菩萨蛮·梅花枝上东风软》作者:[宋]赵长卿
回文和泪封。
-- 出自《菩萨蛮·日高犹恋珊瑚枕》作者:[宋]赵长卿
一尊和泪倾。
-- 出自《长相思·柳青青》作者:[宋]洪适
和泪捻琵琶。
--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汪元量
媚语娇声娅姹。
-- 出自《西江月·细细风清撼竹》作者:[宋]黄庭坚
张鸣筝,恰恰语娇莺。
-- 出自《回心院·张鸣筝》作者:[辽]萧观音
巧语娇莺春未暮。
-- 出自《蝶恋花·巧语娇莺春未暮》作者:[宋]吕本中
阴沈深院静,语娇莺。
-- 出自《朝玉阶/朝天子》作者:[宋]杜安世
风猎紫荷声又紧。
-- 出自《渔家傲·昨日采花花欲尽》作者:[宋]欧阳修
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
-- 出自《凤凰台上忆吹箫·劝客新楼》作者:[宋]彭履道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 出自《一萼红·拥孤衾》作者:[宋]刘天迪
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 出自《曲江感秋二首》作者:[唐]白居易
犹作声声颤。
-- 出自《桃源忆故人·朔风弄月吹银霰》作者:[宋]张孝祥
寻思地狱心寒颤。
-- 出自《姚源忆故人 赴黄?醮赠道众》作者:[元]马钰
头上宫花颤未休。
-- 出自《减字木兰花·垂螺近额》作者:[宋]张先
未歌先觉花枝颤。
-- 出自《蝶恋花·小小华年才月半》作者:[宋]辛弃疾
烟溪霜叶颤秋声。
-- 出自《西江月·昨夜轺车宿处》作者:[宋]无名氏
诗句原文
绿水波平花烂漫。
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别後深情将为断。
相逢添得人留恋。
絮软丝轻无系绊。
烟惹风迎,并入春心乱。
和泪语娇声又颤。
行行尽远犹回面。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