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明妃曲二首》 汉姬尚自有妒色,胡女岂能无忌心。

汉姬尚自有妒色,胡女岂能无忌心。

意思:汉姬还是有妒色,为什么女人怎么能没有嫉妒心。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明妃曲二首》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且高尚的宫女,她有着绝世的美貌,但却深藏在高墙之内,难得一见。诗人通过她的形象,表达了对美、高尚情操以及忠诚的赞美。 诗的开篇“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描绘了这位宫女的绝世美貌,她的美使得上林的花都感到羞愧。这里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这位宫女的美丽。 接下来的诗句“自信无由污白玉,向人不肯用黄金。”表达了这位宫女的高尚情操和自尊。她坚信自己的纯洁无暇,不愿意用金钱来玷污自己的清白。 “一辞椒屋风尘远,去托毡庐沙碛深。”这两句诗描述了这位宫女离开华丽的宫殿,远去沙漠深处的毡帐生活。这里反映了她的坚韧和忠诚。 “汉姬尚自有妒色,胡女岂能无忌心。”这两句诗表达了宫女的善良和谦逊,即使是汉人姬妾也有嫉妒之心,而胡人女子又怎能没有顾忌呢? “直欲论情通汉地,独能将恨寄胡琴。”这里表达了宫女的思念之情,她想通过琴声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将怨恨寄托在胡琴之上。 “但取当时能托意,不论何代有知音。”这两句诗表达了宫女的心意,她只希望在当时能够找到寄托情感的人,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能有知音。 最后两句“长安美人夸富贵,未央宫殿竞光阴。岂知泯泯沈烟雾,独有明妃传至今。”诗人通过对比长安美人的富贵和未央宫殿的繁华,强调了这位宫女的忠诚和高尚情操,使得她的名声能够流传至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宫女的描绘,表达了对美、高尚情操和忠诚的赞美。诗人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自信无由污白玉,向人不肯用黄金。
一辞椒屋风尘远,去托毡庐沙碛深。
汉姬尚自有妒色,胡女岂能无忌心。
直欲论情通汉地,独能将恨寄胡琴。
但取当时能托意,不论何代有知音。
长安美人夸富贵,未央宫殿竞光阴。
岂知泯泯沈烟雾,独有明妃传至今。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岂能

    读音:qǐ néng

    繁体字:豈能

    英语:how could; can; how is it possible

    详细释义:怎能、那能。左传?昭公九年:『文之伯也,岂能改物。』孟子?梁惠王

  • 汉姬

    读音:hàn jī

    繁体字:漢姬

    意思:(汉姬,汉姬)
    指汉代班倢妤。
      ▶宋·周邦彦《丁香结》词:“汉姬纨扇在,重吟翫、弃掷未忍。”

    造句:暂无

  • 尚自

    读音:shàng zì

    繁体字:尚自

    意思:犹自;尚且。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弟子尚自如斯。”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没事尚自生事,把人寻不是。”
      ▶《水浒传》第

  • 能无

    读音:néng wú

    繁体字:能無

    意思:(能无,能无)
    反问语。犹能不。
      ▶《论语•子罕》:“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左传•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于大国,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