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 高义刮眼膜,清风生鬓丝。

高义刮眼膜,清风生鬓丝。

意思:高义刮眼膜,清风生鬓丝。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把酒言欢,共叙旧情的场景。通过描绘与朋友的交情,诗人展示了友情的高尚与纯洁,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以下是对诗句的具体赏析: 1. “懒拙无时用,耆朋独我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平时懒散,无用武之地,但唯独对老朋友怀有思念之情。 2. “乘闲同把酒,道旧各成诗。”这里描绘了诗人与老朋友乘闲相聚,把酒言欢,共叙旧情的场景。他们以诗表达感情,展示了深厚的友情。 3. “高义刮眼膜,清风生鬓丝。”这两句诗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质,使人眼前一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呵护。 4. “方交激衰俗,贱子实何为。”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激愤之情,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生和世俗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懒拙无时用,耆朋独我思。
乘闲同把酒,道旧各成诗。
高义刮眼膜,清风生鬓丝。
方交激衰俗,贱子实何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眼膜

    引用解释

    眼球内包围在晶状体、玻璃体等周围的薄皮。《涅槃经·如来性品》:“如百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清 黄景仁 《云栖寺》诗:“名山几处过如雾,眼膜欲刮无金篦。”

    读音:yǎn mó

  • 高义

    读音:gāo yì

    繁体字:高義

    英语:flawless taste

    意思:(高义,高义)

     1.行为高尚合于正义。
      ▶《战国策•齐策二》:“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刮眼

    读音:guā yǎn

    繁体字:颳眼

    意思:
     1.犹刮目。擦拭眼睛。谓看得真切。
      ▶唐·韩愈《过襄城》诗:“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
      ▶宋·苏舜钦《清轩》诗:“谁凿幽轩刮眼清,湖中嘉处更禅扃

  • 风生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生

    意思:(风生,风生)

     1.起风。
      ▶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

  • 鬓丝

    读音:bìn sī

    繁体字:鬢絲

    意思:(鬓丝,鬓丝)
    鬓髮。
      ▶唐·李商隐《赠司勛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明·李标《寄怀无尘上人》诗:“蒲柳先衰感鬓丝,孤踪不定益凄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