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月十五日游兴教寺》 但见夕阳过,不知春事深。

但见夕阳过,不知春事深。

意思:只见夕阳超过,不知道春天的故事深。

出自作者[宋]刘黻的《二月十五日游兴教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宁静、淡泊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僧人坐在观音像前,享受着夕阳、茗香、野趣和树老鸟集的自然之美的场景。 首句“一僧癯似竹,结坐对观音”,诗人以竹子为比喻,形容僧人的瘦削身材,同时又将僧人与观音相对,表达出一种对僧人的敬仰之情。这种描绘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致,又体现了他的情感之深沉。 “但见夕阳过,不知春事深”一句,表达了僧人对于时间的超然态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专注于眼前的夕阳。这种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僧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赞美。 “茗芳留野客,树老集巢禽”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所处的环境,茗香四溢、老树参天、鸟集枝头,这些自然之景都为僧人提供了清净的修行环境。 最后,“卓锡泉千古,冷然照此心”两句,诗人以卓锡泉为象征,表达了僧人对清净世界的坚守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他像泉水一样冷然自照,反映出他内心的清明和坚定。 整首诗以淡泊宁静为主题,通过描绘夕阳、茗香、野客、老树、巢禽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僧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精神世界。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卓锡泉这一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清净世界的坚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僧癯似竹,结坐对观音。
但见夕阳过,不知春事深。
茗芳留野客,树老集巢禽。
卓锡泉千古,冷然照此心。

关键词解释

  • 春事

    读音:chūn shì

    繁体字:春事

    意思:
     1.春耕之事。
      ▶《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
      ▶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宋·王初寮《履道像州上元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