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湘灵歌》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意思:从前听说湘水碧如染,现在听说湘水胭脂痕。

出自作者[近代]鲁迅的《湘灵歌》

全文创作背景

鲁迅的《湘灵歌》创作于1931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黑暗和腐败的时期。这首诗与屈原的《湘夫人》有着相似的悲愤情怀,表达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慨。此外,湘灵也是神话中的湘水之神,与屈原的作品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为鲁迅创作《湘灵歌》提供了灵感。同时,这首诗的发表与当时上海的报刊不敢登载悼念革命烈士的诗文有关,鲁迅通过写作来表达对烈士的怀念和哀悼。因此,《湘灵歌》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多个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作者介绍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关键词解释

  • 湘水

    读音:xiāng shuǐ

    繁体字:湘水

    意思:即湘江。
      ▶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杜甫《建都十二韵》:“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鲁迅《湘灵歌》:“

  • 胭脂

    读音:yān zhī

    繁体字:胭脂

    短语:痱子粉 雪花膏 粉扑

    英语:rouge

    意思:亦作“臙脂”。
     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艷的红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