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齐州曾子固学士》 历山名重舜耕馀,太守文章世罕如。

历山名重舜耕馀,太守文章世罕如。

意思:历山舜耕余名重,太守文章时很少像。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寄齐州曾子固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地方官员的赞扬,这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注重文化教育,以舜帝的历山耕耘精神为榜样,推行清廉的治理方式,使得齐鲁大地风清气正,百姓安居乐业。 首联“历山名重舜耕馀,太守文章世罕如。”诗人用舜帝在历山耕耘的典故来赞美这位太守,表达出这位太守的文章在世间极为罕见。历山是舜帝耕耘的地方,这里也象征着这位太守的清廉和勤政为民的精神。 颔联“但见清风变齐鲁,未闻紫诏起严徐。”诗人描绘了这位太守的治理成果,使得齐鲁大地风清气正,百姓安居乐业。然而,诗人也表达出对于这位太守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遗憾,暗示着他的才华和贡献没有被充分认可。 颈联“最宜视草归时训,可惜挥毫落簿书。”诗人用典故表达了对于这位太守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像汉代丞相严助视察民情后归校讲经一样,能够关注民生,推行教育。然而,诗人也表达出对于这位太守在处理公务时过于忙碌的遗憾。 尾联“千骑行春且乘兴,里无胜母莫回车。”诗人用“胜母”的故事来表达对于这位太守的期望和劝诫。这个故事表达了对于贤母的尊重和敬畏,也暗示着这位太守需要注重道德修养和治理方式。 整首诗充满了对这位太守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表达出对于他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和劝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历山名重舜耕馀,太守文章世罕如。
但见清风变齐鲁,未闻紫诏起严徐。
最宜视草归时训,可惜挥毫落簿书。
千骑行春且乘兴,里无胜母莫回车。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历山

    引用解释

    古山名。相传 舜 耕 历山 。所在地点说法不一。《书·大禹谟》:“帝初于 歷山 ,往于田。”《史记·五帝本纪》:“ 舜 耕 歷山 ,渔 雷泽 ,陶 河 滨。”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在 河东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蒲州 河东县 雷首山 ,一名 中条山 ,亦名 歷山 ,亦名 首阳山 ,亦名 蒲山 ,亦名 襄山 ,亦名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 名重

    读音:míng zhòng

    繁体字:名重

    意思:名声显赫。
      ▶《后汉书•袁安传》:“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闇。”
      ▶

  • 守文

    读音:shǒu wén

    繁体字:守文

    意思:
     1.本谓遵循文王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
      ▶《公羊传•文公九年》:“继文王之体,守文王之法度。”
      ▶《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