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秀野亭观赵昌花》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

意思:牡丹酴醾送走了春天,南风又吹戎葵。

出自作者[宋]朱翌的《过秀野亭观赵昌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牡丹和山茶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种花卉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牡丹的华丽、山茶的艳丽,以及它们在春天中的盛开和凋零,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花卉艺术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了牡丹和酴醾(一种花),它们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花卉中的贵族。接着,诗中描述了南风和戎葵,这些都是春天的使者,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这些描述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其次,诗中提到了青女和雪中山茶的对比,表达了对山茶火红颜色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提到了芙蓉肌和火争辉的对比,表达了对山茶花美丽和艳丽的赞美。这些描述都充满了对花卉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花卉艺术的赞美。作者认为徐熙的画作是花卉艺术的典范,虽然现在很难再出现像他那样的画家,但是他的画作仍然被人们所珍视。作者也认为右军的字画和少陵的诗都是天授的妙处,是人为无法比拟的。这些描述都表达了对花卉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爱画入骨的痴迷者的赞美和同情。作者认为爱画者应该像坡谷一样,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画作中,让画作更加生动和感人。这些描述都充满了对痴迷者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对牡丹和山茶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花卉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痴迷者的赞美和同情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和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
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争辉。
此开彼落相背驰,安得坐隅皆见之。
剑南老人来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萧然四幅十二枝,规模一出众史卑。
妙处天授非人为,右军字画少陵诗。
后来纵好难并驰,传观左右识者谁。
爱画入骨一痴,惜哉不犹坡谷题。
何妨扰扰俗眼疑,秀野前后花成帷,按图求之君自知。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关键词解释

  • 亦复

    读音:yì fù

    繁体字:亦復

    意思:(亦复,亦复)

     1.也。表示同样。
      ▶《后汉书•霍谞传》:“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世说新语•言语》“德操曰”南朝·梁·刘孝标注:“如

  • 酴醾

    读音:tú mí

    繁体字:酴醾

    意思:
     1.唐·贾至《春思》诗之二:“红粉当炉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醾。”
      ▶金·元好问《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诗之一:“水南水北相逢在,剩醉酴醾十日春。”
      ▶清·金钱会《

  • 南风

    读音:nán fēng

    繁体字:南風

    英语:souther

    意思:(南风,南风)

     1.从南向北颳的风。
      ▶《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 牡丹

    读音:mǔ dān

    繁体字:牡丹

    短语: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peony

    意思: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 戎葵

    读音:róng kuí

    繁体字:戎葵

    意思:即蜀葵。两年生草本植物。花瓣五枚,有红、紫、黄、白等颜色。供观赏。
      ▶《尔雅•释草》:“菺,戎葵。”
      ▶郭璞注:“今蜀葵也。”
      ▶邢昺疏:“戎·蜀盖其所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