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垂双玉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意思:雁出居延以,人就像辽海以西。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长垂双玉啼》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悲伤。 首联“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以直接而生动的方式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双双红泪堕下,每日在暗中啼哭,表达了深深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颔联“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通过对比雁与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隔。雁已经飞出了居延北,而所思念的人仍然在辽海西,这种地理上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的悲伤和思念。 颈联“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了孤寂冷清的氛围。灯下的玉枕,月光洒满的金闺,都无声无息,使人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寥。 尾联“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则是主人公情感的直接表达,不惜泪水湿透罗衣,只担心所思念的人归意迷茫,无法归来。这里的“惟愁归意迷”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也揭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思念和悲伤。诗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流畅优美,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辽海

    读音:liáo hǎi

    繁体字:遼海

    意思:(辽海,辽海)

     1.辽东。泛指辽河以东沿海地区。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虽园绮之栖商洛,管宁之默辽海,方之于秀(谯秀),殆无以过。”
      ▶《魏

  • 北人

    读音:běi rén

    繁体字:北人

    英语:Beiren

    意思:
     1.泛称北方之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

  • 海西

    读音:hǎi xī

    繁体字:海西

    意思:
     1.古大秦国,即罗马帝国。
      ▶《史记•大宛列传》“北有奄蔡·黎轩”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大秦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海西。从安息界乘船直载海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