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意思:执法使民心,怀恩到主忧虑。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送鄂渚韦尚书赴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夏口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当地官员的敬意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夏口的地理形势和壮丽景色。夏口是吴国的起点,重城据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戈船在江汉之间穿梭,汀洲则是夜晚人们休息的地方。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感受到了夏口的壮丽和威严。 颔联“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诗人表达了对当地官员的敬意和同情。他们秉公执法,赢得了人民的敬仰,怀着感恩之心为君主分忧。这种忠诚和责任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员的高度评价。 颈联“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不知道那些曾经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是否也在为他送行而流泪。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夏口景色和当地官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认真和忠诚,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民望

    读音:mín wàng

    繁体字:民望

    英语:people\'s hope

    意思:
     1.民众的希望、心愿。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

  • 执宪

    引用解释

    1.司法,执行法令。《汉书·丙吉传》:“廷尉 于定国 执宪详平,天下自以不寃。”《北史·外戚传·常英》:“后 员 与 伯夫 子 禽可 共为飞书,诬谤朝政。事发,有司执宪,刑及五族。” 唐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诗:“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

    2.执法者。《文选·曹植<责躬>诗》:“违彼执宪,哀予小臣。” 吕向 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