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
意思:但谷《诗》、《书》将,感恩奔赴梓州。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送杨尚书赴东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位将领在赴任途中的豪情壮志和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却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中,“却縠”是一个典故,指有才干的将领,这里诗人以此自比,表达自己才华横溢,肩负重任,赴任梓州。而“诗书”则暗示了这位将领精通文韬武略,既有文化修养,又有军事才能。同时,“衔恩”一词表达了这位将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即将赴任地的期待。
“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两句描绘了这位将领的行装和护卫的装备,表达了他们即将踏上征程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绕身垂印绶”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将领身上的印绶带,象征着他的官职和地位。“护马执戈矛”则描绘了护卫们的装备,他们手握长矛,时刻准备保护主人的安全。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两句描绘了剑阁和巴江的景色,剑阁是川蜀之地的重要关隘,巴江则是流经梓州的河流。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这位将领即将赴任地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这位将领将在那里留下自己的功勋和名字。
最后,“从来皆惜别,此别复何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感慨。自古以来,离别都是令人感伤的,但在这位将领身上,诗人却看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坚定决心,因此并不感到忧愁。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领的赞美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将领赴任途中的豪情壮志和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忠诚职守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